学前教育学院开展寝室劳动教育系列活动(八)

来源:学前教育学院发布时间:2025-04-17浏览次数:12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及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文件精神,学前教育学院积极探索党建+专业“1234”劳动育人新模式,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中的综合育人价值3月份,学前教育学院面向23级、24级学生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寝室劳动教育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升劳动技能,营造整洁舒适的寝室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职业素养。

23级寝室劳动教育活动

强化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自律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劳动对于维护生活环境的重要性,23级开展了以“寓见劳动创美同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活动一开展劳动塑品格实践启未来劳动教育主题班会

为帮助学生领悟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以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帮助学生掌握保持居住环境整洁有序的方法,23级辅导员深入班级开展劳动教育主题班会。在班会上,辅导员详细解读国家对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的政策要求,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空间规划技巧及物品断舍离的方法。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特性,辅导员与学生深入探讨该专业职业特点下的劳动教育要点,全方位解析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劳动价值与责任,让同学们提前了解未职业中的劳动内容与意义,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活动二:开展“空间优化大师”征集活动

23级学生寝室物品积攒较多,寝室物品堆放问题严重,开展此活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生活品质,养成良好收纳习惯促使学生进行寝室空间改造。活动中,各寝室成员共同分析寝室空间布局,将物品分类收纳,划分出清晰的学习区、生活区等功能区域利用有限的空间打造整洁温馨的寝室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提高了收纳能力,还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共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优化了寝室空间布局。

24级寝室劳动教育活动

为夯实学生劳动习惯养成,激发自主管理潜能,促使学生将劳动行为常态化、自觉化,24级开展了以“劳动习惯筑基未来”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活动一:开展劳动成就未来匠心筑梦幼教劳动教育主题班会

24级劳动教育主题班会上,辅导员强调了寝室日常劳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灵活运用整理技巧,学生系统学习劳动技能与协作理念,强化责任意识。同时,辅导员引导学生探讨劳动对未来学前教育职业的影响,提升其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为营造良好的寝室生活环境和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活动二:开展“净舍大作战”寝室大扫除活动

为了鼓励学生深度清洁寝室,营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帮助大家重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开展了“净舍大作战”寝室大扫除活动同学们热情高涨,分工明确,对寝室进行了全方位的清洁。从地面清扫到门窗擦拭,从物品整理到垃圾清理,用实际行动营造出干净、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

活动三:开展“10日寝室进化营”打卡挑战

为了进一步巩固劳动成果,培养学生坚持日常劳动的习惯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与寝室环境优化,24级开展了寝室整理10日打卡挑战活动通过连续10的整理床铺、保持卫生等日常实践,帮助学生将良好的卫生习惯转化为生活本能,形成规律的生活节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促使学生将日常劳动习惯内化于心

通过本月寝室劳动教育系列活动,学生们在劳动实践中收获成长,不仅熟练掌握了实用的生活技能,养成了自觉自律的劳动习惯,更在团队协作中提升了沟通能力,强化了责任担当意识。未来,学前教育学院将持续推进劳动教育走深走实,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教育内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