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成长各环节,强化新生入学适应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学前教育学院以班级为单位,于9月至10月期间开展了30场新生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学院全体新生辅导员老师及2025级同学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缘聚你我他”环节聚焦新生初入集体的陌生感与疏离感,这是新生入学适应期常见的心理困境。辅导员老师通过“大风吹”、“无声排队”、“桃花朵朵开”等游戏,以轻松有趣的方式打破社交壁垒,迅速活跃现场气氛。同学们在紧张又欢乐的互动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被快速拉近,这一环节有效帮助新生建立初步的安全感与归属感,为后续心理健康建设奠定情感基础。

进入“沟通进行时”环节,针对新生人际交往能力不足、易产生孤独感的心理问题,“滚雪球”、“相似圈”等活动依次开展。同学们热烈交流,分享着相关感受与经历,这种“找到同伴”的体验有效降低新生的孤独感,强化其社会支持系统,符合心理健康教育中“构建同辈互助”的核心目标。

到了“七彩大学路” 环节,围绕新生入学后易出现的目标迷茫、情绪困惑等心理适应问题,“进入大学后的五个最” 和 “大学生活拼图” 活动引导同学们梳理入学后的感受与规划,这一过程帮助新生明确发展方向,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契合心理健康教育中 “引导自我探索、树立正向预期” 的要求。
活动最后,伴随着舒缓音乐,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分享临别寄语,温馨的氛围进一步巩固了新生间的情感联结,让他们带着被理解、被支持的积极心理体验结束活动,这种正向反馈不仅提升了此次心理辅导的效果,更助力新生形成乐观、开放的心理状态,为其大学阶段的心理健康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参与活动的新生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团体辅导,不仅科学认识了适应期心理规律,掌握了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还建立起同辈支持网络,对大学生活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弹性都有了切实提升。“幼见阳光”学前心理赋能站始终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后续将持续通过个体咨询、团体辅导、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助力学生在大学阶段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