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缅忠魂 赓续爱国情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清明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发布者:思想政治教学部发布时间:2025-04-03浏览次数:1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善用“大思政课”的重要讲话精神,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感悟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怀,4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校团委带领青梦社团和校学生干部一行35人到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此次活动旨在将思政课堂从校内延伸至校外,以真实的历史场景为依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活动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蔡卓瑾结合丰富的历史资料,在陈列馆内为学生讲解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犯下的滔天罪行,从细菌实验的残忍手段到活体解剖的非人道行径,将一段段沉重的历史鲜活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同时,社团学生代表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前期的深入学习和准备,以同龄人视角为同学们解读历史细节。

参观过程中,学生被陈列馆内一件件罪证实物、一幅幅历史照片所震撼。馆内阴森的牢房、锈迹斑斑的实验器具,无一不在诉说着那段惨痛的历史,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

参观结束后,学生们纷纷发表观后感。青梦社团成员袁铭欣激动地表示:“这次参观让我对历史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以往在书本上学习的知识,此刻变得立体起来。这堂行走的思政课,让我明白了我们肩负的责任,一定要努力学习,为维护国家尊严和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王若寒同学表示:“走出校园,走进历史发生的地方这种学习形式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思政教育的内涵。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践行使命。”

此次参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构建历史认知-情感共鸣-价值认同的教育链条,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实现双向互动互促,在同一场域中将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让思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将继续创新实践教学形式,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将大思政课做深做实,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