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思聚合力,互助启新篇。2月25日下午,学前教育学院教育综合教研室线上开展了新入职、讲新课教师说课听评活动,为新学期教学工作注入新活力。活动中,两位年轻教师围绕各自所授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在说课过程里,两位教师凭借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巧妙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展现出对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
评议环节中,教师们认真聆听并给予细致点评。他们肯定了新教师们在说课中展现出的扎实专业知识与积极创新精神,同时也针对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学语言的精准度以及教学环节的衔接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例如,建议部分新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更加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语言上,要注重简洁明了,避免出现歧义。通过此次说课听评,新教师们收获颇丰,对教学有了更清晰的思路,也为后续的教学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紧接着,2月28日下午,教研室再次组织教研活动,旨在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优化教学手段,更新教育理念,使老师们更高效地投入到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去。本次活动由教研室主任曹蕊老师主持。
一、工作回顾
教研活动的第一阶段,曹蕊老师回顾总结了上学期的工作亮点。回顾上学期,教研室全体老师团结奋进、爱岗敬业,发挥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借助于团结、合作、奋进的组室文化,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教师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教研引领课堂,课堂指导教研,从课堂中发现问题,在教研中解决问题。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还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助推了学院发展。
二、工作设想
新的学期,为全面落实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特色化的教研室,结合新学期工作实际情况,对2025年春季学期进行安排部署,确定以下工作设想:
1.教研工作:着眼教学实际,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大力开展教育科研活动,认真总结本组教师的优秀经验,抓好课题申报、集体备课工作。尤其针对学前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计划增加创编及表演实践环节,提升学生儿童文学素养与教学应用能力;科研方法课程则引入实际案例分析,助力学生开展小型科研项目,增强科研实践能力。通过这些举措,实现高质量教研,注重实效。
2.学科教学质量提升目标及措施:重视教学常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为学院双高建设做好基础工作。特殊教育专业课程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联系特殊教育机构,安排学生实地观摩学习,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
3. 教师发展:开展“以老带新”活动,为助力新教师快速成长,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帮扶对子,从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到课堂管理等方面给予一对一指导。计划每月组织新教师教学研讨活动,分享教学心得,解决教学困惑,帮助新教师尽快融入教研室团队,提升教学水平。
4. 教研室管理与文化建设:弘扬团结协作精神,发挥集体智慧,互帮互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营造和谐组风,强化团队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定期组织的教学资源分享会等活动,每位教师负责特定课程资源更新与维护,促进优质教学资源交流,实现共同进步。
三、新学期寄语
最后,曹蕊老师从突出重点工作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两个方面强调了新学期工作的重点。在突出重点工作方面,曹蕊老师认为首先要聚焦双高建设,通过教研、集备传承教研室历年优秀传统;其次要聚焦课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讨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法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科学、创新的课堂中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此外要聚焦教师自身专业化的发展,新教师形成自身的成长规划,提升个人专业教学业务素养,提升现代教学信息化素养,为学院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