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2025年6月6日,学前教育学院综合教研室党支部赴哈尔滨中兴幼儿园开展“守护心灵暖阳 践行服务初心——为幼儿教师筑牢心理健康防线”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以专题讲座结合互动体验的形式,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学前教育实践,助力幼儿教师提升心理调适能力,筑牢职业幸福感,彰显了新时代党员教师的责任担当。
一、党建引领:以专业力量服务基层教育
此次活动是综合教研室党支部深化“党建+服务”模式的创新实践。党支部书记曹蕊在主题活动前的动员讲话中强调:心理健康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基石,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作为党员教师,我们要将党的关怀转化为服务基层的实际行动,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心”动能。
活动特邀支部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晓丹教师担任主讲人。王晓丹以“守护心灵暖阳 践行服务初心”为题,从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三方面展开系统讲解。她结合《学前教育法》中“重视幼儿心理健康”的要求,指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只有教师自身具备积极心态,才能为幼儿营造温暖、包容的成长环境。”
二、理论赋能:心理健康知识助力职业成长
讲座中,王晓丹以“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辩证关系”为切入点指出:学前教育工作者长期面临高强度工作压力,需警惕“职业倦怠”的潜在风险。通过数据对比,她揭示了心理健康问题对教师职业认同感、工作效率及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引发在场教师的强烈共鸣。
为提升教师自我调适能力,王晓丹提出“四维干预模型”。即,生理调节:倡导规律作息、科学饮食与适度运动,强调“身体是心理的载体”;情绪管理:教授深呼吸、正念冥想等实用技巧,帮助教师缓解即时压力;认知重构:引导教师以“成长型思维”看待职业挑战,将困难转化为专业提升的契机;社会支持:鼓励教师建立互助小组,形成“压力共担、经验共享”的良性生态。
三、实践创新:房树人绘画解析教师心理状态
为增强互动性,活动还设置了“心理自画像”环节。教师们通过绘制“房·树·人”作品,直观呈现内心世界。互动环节中,一位年轻教师坦言:“最近常感到焦虑,但不知如何表达。通过绘画,我第一次看清了自己的压力来源。”王晓丹建议其通过“每日三件好事记录法”培养积极情绪,并推荐相关书籍提升心理韧性能力。
四、服务基层:党员先锋践行初心使命
此次活动是综合教研室党支部“服务基层教育”系列行动的延续。2025年以来,党支部已开展多项特色活动:
3月:赴哈尔滨雷锋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学习全国道德模范栾景通24年免费接送老弱病残6.7万人次的奉献精神,党员教师付泽雯表示:“要将雷锋精神融入特殊教育实践”;
4月:发起“书韵润童稚·启智护童心”捐书活动,为乡村幼儿园捐赠绘本46本,手写“给乡村孩子的话”书签传递温暖;
5月:走进哈工程图书馆开展“幼小衔接启新程”主题党日,党员教师姜宇微带领大班幼儿体验科学探索课程,助力幼小思维衔接与学习品质培养。
党支部书记曹蕊总结道:每一次服务都是一次党性锤炼。我们要以“螺丝钉精神”扎根学前教育一线,将心理健康知识转化为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是学前教育学院综合教研室党支部“党建+专业+服务”模式的生动实践。通过理论赋能、实践创新与长效服务,党支部将党的关怀转化为基层教师的获得感,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心”动能。未来,党支部将继续以“螺丝钉精神”践行初心使命,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