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解决不同学段、不同课程教学痛点,提升早期教育专业、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助力教师高效开展教学工作,早期教育理论教研室于主楼510开展专题教研活动。教研室主任王晓丹主持活动,杜思宇、刘一明、吴佳谕三位教师结合所授课程特点,围绕“课程教学优化与教学难点突破”展开深度交流与研讨。
王晓丹结合自身所授的《婴幼儿营养与喂养》《托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两门课程进行分享。比如,针对《婴幼儿营养与喂养》这门课程,她提出“案例+实操”的教学改进思路,计划通过增设“婴幼儿辅食制作模拟实训”环节,帮助学生将营养配比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
杜思宇聚焦即将于十一后开课的大一新生课程《婴幼儿卫生与保健》,重点研讨新生教学适配策略。她指出,需结合大一新生专业认知基础薄弱的特点,在课程开篇设计“婴幼儿卫生保健行业认知”模块,通过行业案例分享、优秀从业者事迹介绍激发学生兴趣;同时,针对课程中“婴幼儿常见生理问题预防”“卫生消毒操作规范”等核心内容,计划采用动画演示、分步操作视频等可视化教学手段,降低新生理解难度。
刘一明围绕大二两门课程展开教学思路交流。在《婴幼儿学习与发展》课程方面,她提出通过“阶段发展特征对比表”“典型发展案例视频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清晰掌握不同月龄婴幼儿的发展规律。
吴佳谕结合大二《托育机构家长工作指导》《婴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课程进行教学难点拆解。比如,针对《婴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她计划建立“典型行为观察案例库”,涵盖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案例,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教师点评总结的方式,帮助学生精准掌握观察要点与分析方法。
会议最后,王晓丹对本次教研进行总结。她强调,本次教研精准对接各课程教学实际需求,为后续教学实施提供了清晰方向。后续教研室将持续跟进各课程教学改进效果,定期开展教学反馈研讨,推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方法,切实提升早期教育专业、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