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安全防线,守校园净土(五)|| 学前教育学院开展安全与意识形态工作培训会

发布者:学前教育学院发布时间:2025-10-14浏览次数:12

为进一步强化辅导员队伍在安全管理与预防宗教渗透工作中的责任意识和实操能力,切实筑牢校园意识形态安全防线,10月13日,学前教育学院召开安全与意识形态工作辅导员专题培训会。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孙静峰及全体辅导员参会此次培训由学前教育学院辅导员张泽林主讲,紧密结合当下社会安全形势与校园实际需求为辅导员开展安全与意识形态工作提供思路。

 

培训伊始,张泽林围绕安全教育展开了深入讲解。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安全教育中扮演着多重关键角色,既是教育引导者;也是风险排查者更是应急协调员。在社会复杂性需求和学生成长刚需的双重背景下,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网络诈骗、传销陷阱等新型风险频发,新生又缺乏独立生活经验,通过安全教育提升学生辨识能力刻不容缓。

在意识形态领域,培训聚焦于新形势下抵御和防范非法宗教向校园渗透的特点与表现。辅导员作为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密切的教育者,必须率先认清宗教渗透的隐蔽性、复杂性部分不法势力可能通过学生社团、网络社交、校外兼职等渠道,以“情感关怀”“文化分享” 为幌子传播宗教思想,若不及时发现、科学处置,极易对学生思想造成误导。作为辅导员必须将防宗教渗透” 工作融入日常学生管理,做到 “眼勤、嘴勤、腿勤”,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更要洞察其思想动态变化,切实履行好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的根本职责。

孙静峰对培训会进行总结。她指出,全体辅导员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工作实效:一要“提站位”,把安全与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学生管理的 “头等大事”,时刻紧绷风险防范之弦;二要 “强本领”,辅导员要深刻认识到抵御宗教渗透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提高抵御宗教渗透工作的政治站位和敏感性;三要“重长效”,定期梳理学生思想动态,形成 “问题早发现、风险早预警、处置早落实”的工作机制,切实守护学生健康成长,为学院人才培养筑牢安全稳定的思想根基

此次专题培训会的召开,不仅为学前教育学院辅导员队伍注入了安全与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动能”,更明确了后续工作的 “路线图”,为进一步巩固校园意识形态安全防线、推动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