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我校第二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案例分析环节在主楼609举行。学生处处长周杰、副处长孙晓达等担任评委并作了讲话。
本届大赛共25名辅导员参加,11月中旬,基础知识环节已经结束。本环节,辅导员们围绕学生学习动机、学生心理、学生资助、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案例,充分运用心理学、教育学、职业发展教育等专业知识及自身工作经验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展示了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能力。
评委们普遍认为辅导员们相较于上届大赛,精神风貌、理论功底、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明显提升,这与辅导员们的自身努力使分不开的。
副处长孙晓达在赛后的点评中充分肯定了参赛选手对案例分析的全面、系统、有深度,这充分说明辅导员们对大赛的重视,备赛的认真态度以及在工作实践中的进步。
处长周杰在讲话中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可谓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通过大赛看到了辅导员的进步,也发现了辅导员间的差异,她指出要持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辅导员的素养,不断加强辅导员培训平台建设,把实际工作中的案例总结梳理出来,形成高校育人规律特点,又独具高职院校特色的案例,并加以分析指导工作。
她同时对全体辅导员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不断加强学生思想动态的了解,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要始终坚持“学生成长成才”的主线,加强学生管理;三是要紧扣时代发展旋律,抓好“学习宪法、依法治校、依法管理”工作,增强法制精神,维护校园稳定;四是要把握学校发展大势,抓好学风建设,推进师范类二级认证及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等工作有序开展。她还就思政工作室建设等提出了相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