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扎实开展双论证工作,围绕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目标,幼儿教育系各学科课程负责人开始发起与其他教研室的教研协作会议。
8月25日下午4点,幼儿教育系幼儿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以下简称健康教法)课程负责人刘薇老师组织《健康教法》组、《幼儿卫生学》组和体育教研室的教师开展了学科协作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健康教法》组教师:刘薇、冯蕾、杨妍、刘妮娜,《幼儿卫生学》组教师:刘磊、尹艳玲,体育教研室教师:郭运举、丁丽、李滨。
首先由教法学科的刘薇老师对本学科作简要介绍,提出体育活动是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的重点考试内容之一,所以现在教学的侧重点是幼儿体育活动。在教学过程当中发现很多学生对集合幼儿的口令、队形变化及示范动作要领的专业技能比较差。希望体育、体操教研室的老师多在体育、体操课教学给予支持。体育教研室教师从教师资格考试的角度出发,指出学生对相关内容学习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课程之间协作的具体策略。《幼儿卫生学》教师指出关于教材中涉及到的身体保健部分,《幼儿卫生学》会根据课时内容,进行渗透整合。本次会议经过近一个小时的三组研讨,基本达到了研讨初始目标,各组基本明确需要交叉整合的教学内容,并积极筹划开学后面对面沟通交流。
当晚18点30分,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以下简称科学教法)负责人董静老师主持召开《科学教法》与《自然科学》两门学科的协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幼儿教育系《科学教法》组全体教师:董静、郝慧男、张尧,肖向夷老师也参加了会议。《自然科学》组全体教师:于萍、孟昭荣、李翠玲、张君、杨丹。
会上,董静老师与《科学教法》组老师介绍了《科学教法》课程的核心能力目标和主要与《自然科学》相交叉的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叙述了学生在教师资格证考试过程中呈现出的科学素养所欠缺的问题。自然科学教研室于萍主任认为本次会议召开的非常必要和及时,并根据《科学教法》教师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学科协作的具体方法。孟昭荣老师也将多年在幼儿科学教育方面的研究经验与大家进行分享,肖向夷老师也谈到《科学教法》主要侧重于探究式教学,借鉴美国的“做中学”理念而进行的,学生不仅要形成必要的科学素养,同时也要在教法课中形成引导幼儿科学探究的能力。本次进行的研讨主要侧重于《科学教法》部分,《数学教法》会涉及到数、量、形、时间、空间等方面,以后我们还会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