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为推动劳动教育与美育深度融合,5月14日下午,学前教育学院师生走进香坊区“耕苗”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主题墙绘创作活动。同学们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劳动精神为墨,在基地墙面勾勒出一幅幅兼具童趣与教育意义的艺术作品,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五育融合的育人理念,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注入鲜活的美育生命力。
活动筹备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师生组成创意团队,结合基地劳动教育特色与学前儿童认知特点,精心设计墙绘方案。他们从劳动场景中汲取灵感,将胡萝卜、西红柿等农作物元素进行拟人化、卡通化处理,赋予蔬菜灵动的表情与鲜活的姿态。同时,运用色彩心理学原理,选用明快活泼的色调,营造出充满童趣与生命力的视觉氛围。在设计过程中,师生们多次与基地负责人沟通交流,确保作品既符合劳动教育主题,又能激发儿童对劳动的兴趣与向往。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与昂扬的劳动热情。他们俯身勾勒,用画笔细致描绘每一处线条,精心调配每一种色彩。一根根胡萝卜顶着嫩绿的缨子,咧开“笑脸”;红彤彤的西红柿穿着俏皮的“波点裙”,在藤蔓间“跳舞”;还有憨态可掬的蘑菇、随风摇曳的树苗……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跃然墙上,将原本单调的墙面变成了充满故事性的“劳动教育画廊”。同学们相互协作,默契配合,从起稿、勾线到上色,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劳动精神与工匠精神。此次墙绘活动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实践,更是一堂沉浸式的劳动教育与美育融合课程。同时,学生们还将学前教育专业所学的儿童心理学知识融入创作,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设计,激发儿童对劳动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为未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此次墙绘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深化产教融合、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也是探索劳动教育与美育协同育人模式的重要成果。活动中,学生们走出课堂,将专业所学转化为美化基地的实际行动,在一笔一画间深化了对职业技能的理解与运用。未来,我院将继续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社区艺术工作坊、公益美育课堂等,借助校企合作、校地共建等平台,让劳动教育与美育在相互融合中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