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为追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峥嵘岁月,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教务处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统筹部署,组织师生通过集中观礼、分会场直播等形式,共同观看阅兵式盛况,校党委书记陈威对此次活动提出了要求,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变革教学方式,以沉浸式体验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引导学生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为学生成长成才注入精神力量。
部分教师与学生共同观看“大阅兵”
教务处及学院部分教师在办公室观看“大阅兵”
阅兵式不仅是国家实力的展示,更是一堂跨越时空的“行走的思政课”。观礼前,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围绕“抗战精神的时代内涵”开展备课研讨,讲好讲活“开学第一课”;观礼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内容,解读阅兵式背后的历史逻辑与价值导向;观礼后,各班级组织学生开展主题讨论,推动学生从“直观感受”向“深度思考”转化,让爱国主义精神入脑入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与学生共同观看阅兵仪式并进行交流
2024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钟艺心观礼后表示,“看到整齐划一的步伐、先进精良的装备,尽显大国风采与力量。老兵们用一生守护家国,而我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做‘红色种子’的播种人。未来工作中,要把爱国情怀融入幼儿活动中,让他们从小就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永远记得那些为祖国奉献的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晶与师生交流时强调,这堂生动震撼的“大思政课”充分展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军事实力与国防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和强烈的民族凝聚力、自豪感,是激励青年学子奋发图强的最好教材。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阅兵活动为重要契机,进一步推进教学内容创新与教学资源转化,把抗战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环节,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以史为鉴,积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薪火,筑牢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让青春之花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教务处处长杨薇在与师生交流中表示,此次活动是第一课堂实践教学的延伸,是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一次具体实施,通过富有“仪式感”的活动形式,打破了思政教育原有的课堂边界。后续,学校将进一步引导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设计,让思政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目标。
艺术学院教师范永兵观后作品
此次阅兵式观礼活动,让学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洗礼。未来,学校将持续探索思政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以更多元、更鲜活、更深刻的教学与实践形式,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在感悟使命中勇毅前行,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